RSS订阅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傅洁娴
menu
首页
全部文章
你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虚空前世人民日报詹国枢:媒体人的写作诀窍,这下全说清楚了!-广电业内
298
全部文章
| 2017年07月16日
人民日报詹国枢:媒体人的写作诀窍,这下全说清楚了!-广电业内
业内导读:本文是人民网传媒频道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前总编辑詹国枢的一篇专访。如果说老詹搞新闻有什么诀窍的话,这篇访谈,竹筒倒豆子,算是和盘托出了。
原载于码字工匠老詹
1、詹总,我们知道您很喜欢写博客,正如您常说的,只有满足需求,才有生存价值,才会招人喜欢。那您觉得,博客写作,满足了写博者的什么需求呢?
詹国枢:简单说来,博客写作,主要满足了写博者的三项需求:
一是练笔。写博非常随便,比较轻松,文字也就流畅自然。经常写博,手就不生,再给报纸写文章、写评论,那就快多了,也容易多了。
二是练脑。人的脑子,越用越活,写博必须动脑子,提炼观点,使你的想法往深里走、精里走。所以,多写博客,脑子更灵活,思想更深刻,见解也更犀利。
三是沟通。人是群居动物,不沟通就会孤独、寂寞。博客上了网,沟通无障碍。不但可以在报社内部沟通,还能与过去的同事沟通,与远在家乡的老朋友甚至海外的老同学沟通。
此外,博客还可用作资料库。有些什么想法,随手记下,存放起来,以后使用,非常方便。所以,在报社,开博客的人,越来越多。
2、您曾说本物天下霸唱,“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写博客与做新闻有哪些关系呢?
詹国枢:我确实说过,“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淮南洞山中学。”理由如下:
其一、当今世界,媒体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咱们搞报纸的人,特别担心被网络淘汰。依我看,无论网络如何发达,技术怎样先进,“渠道为王”也好,“技术为王”也罢,九九归一,还是得“内容为王”。因为,这渠道,那技术,不都是用来搭载内容的吗?说到底,不也还是要靠内容去取胜,吸引受众,不还得是“内容为王”吗?
其二,既然“内容为王”,我们当记者编辑的,恰恰是做内容的嘛,也就是“信息的采集、加工、评述、整理、发布”。一个能干的记者编辑,就是一个能干的信息采集加工者。所以我曾对海外版年轻人说,你们现在不必想得太多,担心太多大犬座vy,你们要做的,是如何多长本事,扎扎实实提高能力,能够又好又快地采集、加工、评述和整理信息。有了这能力,你就有了立身之本。至于今后发布的渠道是纸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你在这单位还是那单位,并不重要。古人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一条真理。
其三,既然要培养的是自己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那么,开博写博,就是非常好的路径了。善写博者,可以从每天纷繁杂乱的信息汪洋大海中,将有价值的信息拎取(选择)出来(采集),重新表述(加工),加以整理、评点(评论),成为一篇有意思有价值的博文。有了这本事,你这记者编辑,也就算得称职了,当然也就不愁没饭吃了。甭管以后纸媒体存不存在,不都需要能干这活儿的人吗?
所以我说,“博客写得好,不愁没饭吃。”
3、您觉得微博在现代新闻报道中有什么优势?以后会扮演什么角色?
詹国枢:微博作为网络写作一种新样式,已经显现出其方便快捷、轻灵生动的优势虚空前世。尤其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现场发布,这一优势,是其他媒体写作形式所不具备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是,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可当记者。
微博的出现,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想,今后,或许微博就会扮演这样一个人人都随身携带着的“手机发布者”的角色吧。它将对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方式带来一个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詹注:如今,微信已取代此一功能。)
4、您曾给北大的同学们说,大道至简,我今天虽然讲了这么多,但你们只消记住五句话就行了,“一是带着问题写新闻。二是水平高低在选择。三是述评写作三段式。四是言论写作三要素。五是最高境界是通俗”。这五句话,您可以结合自己多年从业经验,跟我们具体讲讲吗?
詹国枢:简单说说吧,第一句话,带着问题写新闻。我认为,这是我们新闻从业者脑子里必须牢牢记住的一个“总纲”。年轻人新分到一新单位,会发现这个记者本事很大,那个记者本事很强。甭管这本事那本事,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无论采访一人物还是一地区,采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读者对这个人物、这个地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写文章前,先设好靶子,再回答问题静安风华苑。问题设计得好,必然回答得好,读者一定爱看,文章不就成功了吗?
举个例子,我老家是四川,在经济日报当副总编时,我分工联系的地方之一,就有四川。每年回川,都要采访省领导,写篇头条文章。写什么呢?当时约好要见省委书记,时间一个小时。我准备了三个问题,一、四川怎么看张越简历?二、四川怎么办?三、四川怎么干?这是读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回来后,写了篇《四川三问》,文章产生较大影响。四川同行说,你这三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也想问,可又不敢直接冒昧去问省委书记,你这三问,真问到点子上了。
再说第二句话,水平高低在选择。人生其实随时都在选择。一篇报道怎么选择的呢?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对象的选择、角度的选择、结构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文体的选择。倘若您能做到每个选择都高出别人哪怕是一点点,最后,整篇文章肯定会比别人高出一筹。
不细说了吧。这五句话,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到网上查一查,当时男颜之瘾,新华网曾作过视频录播,可能现在还在网上。搞新闻嘛大地懒,各有体会,我说的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吧。
5、越来越多的热点新闻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首先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放大,那您作为资深传统媒体人,也作为一名网民,怎么看待网络的这种“曝光”和“监督”功用?
詹国枢:记得在海外版当总编辑时,我曾策划了一组深度报道,题目叫《网络改变世界》,共16篇,几乎每篇都放在头版头条。我认为,二十一世纪如果说人类将发生什么重大改变的话,那就是,网络已经深深地介入人类生活,网络不但改变我们的经济生活,也改变我们的政治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观点及应对策略。
您提到的那些事件,就是这个改变的典型案例。这一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只能去适应它,而不要期望去改变它,更不可能阻止它。
6、这么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詹国枢:不能忘怀的人和事,确实很多何君诚。比如,我的恩师老范,范敬宜,他曾担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是他把我们引到了一条专业办报的道路,教会了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本领。我在《恩师老范》一文中曾写道,“回忆新闻从业经历,没有老范提携,哪有老詹今日?”
不能忘记的人,还有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王浩天,是他,在1981年冬前往复旦大学招人,在已经确定人选后,在老同学、我的指导老师家中吃饭,偶然看到我的毕业论文,由文识人,断定“此子可教也”,于是决定调整人员,将我招到北京。我一生的命运,这才发生转变。我曾经以《缘份》为题,写过“师母炒菜的快慢,决定了老詹的命运”,感叹造化的奇妙与无常。
还有经济日报原总编辑杨尚德。在接任老范担任一把手后,对我十分信任,放手使用,给我压了不少担子,也给了我很多难得的锻炼机会,对我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不能忘怀的人,还有很多,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如,安岗,张沛,王昭栋,刘树烈,罗开富,徐心华,艾丰,武春河,徐如俊,庹震,王若竹,姜波,汪朗,钱进……其中既有有社领导,部主任,也有普通编辑和交通处司机。
3月22日,中组部领导找我谈话,征求意见时曾问我,退下来以后,还有什么要求?我说,没有任何要求。如果有的话,就两个字,感恩,也就是感激。我在会上说了三个感激。
首先,我要感激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在2006年11月,将我调到人民日报海外版高青信息港,给了我一个平台,使我能够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将自己的一些办报想法和理念,付诸实践。
其次,我要感激人民日报编委会。感激这样一个团结向上,作风正派的领导集体,在我初来乍到之时,伸出温暖之手,接纳我,支持我,帮助我。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当我刚到海外版,因为情况不熟和经验不足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时,社长王晨和编委会的几乎每个同志,都给了我谅解、支持和鼓励。
此外,我要感激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会的同事们,以及海外版采编,行政,后勤的同事们,在三年多工作里,是他们池早早,给了我那么多支持,理解和包容,是他们,使我在海外版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浑身是劲,乐此不疲,成了我生命中最为辉煌,最有活力,最值得留恋,也最难以忘怀的岁月。
7、您曾提出,希望记者都不要忘记四个字,激情、创新。这四个字对想要做好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而言,其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他们又该如何践行这四个字?
詹国枢:说到新闻的激情和创新,举个例子吧。今年3月5日,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从离开饭店到进入大会堂,从温总理作报告到离开会场,从头至尾,我都拿着手机,不停地发短信到人民网微博,从事“一个人的现场直播”。虽然很累,但心里美滋滋的。心想,作为一个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使用手机搞微博现场直播,很可能创造了中国新闻史甚至世界新闻上的“第一次”呢,起码,也是个人新闻从业史上的第一次吧!(詹注:如今,手机已不允许带入会场,微博直播,已成历史。)
所以,
阎晶晶
自始至终,非常兴奋,一点不觉辛苦。如果没有激情和创新,没有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怎么可能津津有味地去做“一个人的现场直播”?人有了激情,精神就会随时处于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状态。
8、我们处于一个媒体如此发达的全媒体时代,对于新人来说,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或意见?他们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媒体人石崇巨富痣?
詹国枢:对年轻记者,我一向比较看重,也比较照顾。
首先,因为自己也曾经年轻过,晓得在年轻之时,有人哪怕轻轻地扶一把,拉一拉,对其一生,都大有帮助,这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其二,我认为,报纸办得好不好,报社有没有前途,最终取决于报社的年轻人。一个单位,年轻人朝气勃勃,有理想,敢创新,这个单位就大有前途。
说到现在年轻记者最需要培养哪些方面能力,我想,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做人,二是为文。一个记者,最终有没有出息,有多大出息?归根结底,还是看他怎样做人,懂不懂得做人,所谓功夫在诗外。这是一辈子的功课,这门主课修好了,不但记者当得好,人生也会过得更潇洒,更幸福。至于写文章,当然有技巧饿沙罗鬼,有方法,但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得扎扎实实做到三多,即,多看,多思,多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功夫真下到,一定会有长进的。
9、如今,媒体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记者”的门槛似乎降低了,但行业发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这是不是一种矛盾?
詹国枢: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确实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这是谁也阻挡不龙凤贼捉贼住,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但是,即便人人都是记者,毕竟还有专业与“票友”之分。新闻这个行当,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因为,人一睁开眼睛,就有获知新闻的欲求。必须有一批专门人才,去满足这个需求。
网络时代的媒体从业者,较之过去,不但数量更多了,而且要求更高了,他得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以及获取新闻的方式的转变,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但恰恰因此,富于创新精神的媒体人,一定能够在新的挑战中找到新的乐趣,也一定会比老一辈干得更棒,更有意思。
10、“封口费”已经成为中国媒体顽疾,在经济诱惑面前,记者怎样才能坚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
詹国枢:记者这个职业,在中国,在当前,诱惑还是不少的。市场经济初起时期,什么都可以作为资源,互相交换惹火王妃。如果记者将手里这一点小小的权力和资源,用作交换其他资源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话,那就不但从道义上有违记者操守,而且从人格上也大大降低了自己品味。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气方能成大器》,这是有感而发大港城,也是针对一些年轻记者的品性作为而作出的善意提醒。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每天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你就会逐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这一生,说到底,最后的竞争,比的还是做人。
-
(原载2010年10月4日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赵光霞)
编辑:广电业内
往期精彩推荐:
“总局+总台”将怎样改变广电行业格局?
中国人的“上电视”情结
新华社关开亮:主流媒体该怎么取微信标题?
中宣部挂上“两块新牌子”:电影、新闻出版的未来
高收视不等于高创收,电视台的经营思路要改改了!
产业转型是电视媒体的唯一出路
2018,电视媒体再不改革就晚了!
这次机构改革,对广电意义重大!
满屏10万+背后,人们已经不相信新闻了
电视台要靠电视生存?早揭不开锅了!
央视新台长慎海雄: 新时代,新闻不死!
被工资困住的广电人
电视的最大危机并非新媒体,而是严重的自我空心化!
广电业内所发布的内容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所有者在公众号中回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长按二维码
关注广电业内聚焦广电行业
上一篇:萱萱个人资料人气top的共会潮绣课程重磅回归,这次又有什么好玩的?-广州交通共会
下一篇:精灵小矮人人生如战场,孙子兵法仅仅只是一部兵书吗?-孙子兵法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61)
2020年10月 (310)
2020年9月 (304)
2020年8月 (316)
2020年7月 (328)
2020年6月 (299)
2020年5月 (320)
2020年4月 (310)
2020年3月 (319)
2020年2月 (287)
2020年1月 (313)
2019年12月 (313)
2019年11月 (194)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1)
2019年7月 (106)
2019年6月 (95)
2019年5月 (80)
2019年4月 (1586)
2019年3月 (2195)
2019年2月 (353)
2019年1月 (381)
2018年12月 (212)
2018年11月 (300)
2018年10月 (315)
2018年9月 (318)
2018年8月 (322)
2018年7月 (315)
2018年6月 (306)
2018年5月 (310)
2018年4月 (301)
2018年3月 (311)
2018年2月 (269)
2018年1月 (311)
2017年12月 (301)
2017年11月 (305)
2017年10月 (309)
2017年9月 (300)
2017年8月 (319)
2017年7月 (152)
2017年6月 (104)
2017年5月 (85)
2017年4月 (89)
2017年3月 (86)
2017年2月 (86)
2017年1月 (106)
2016年12月 (96)
2016年11月 (86)
2016年10月 (91)
2016年9月 (100)
2016年8月 (110)
2016年7月 (97)
2016年6月 (90)
2016年5月 (89)
2016年4月 (86)
2016年3月 (97)
2016年2月 (89)
2016年1月 (91)
2015年12月 (88)
2015年11月 (89)
2015年10月 (97)
2015年9月 (87)
2015年8月 (105)
2015年7月 (98)
2015年6月 (101)
2015年5月 (96)
2015年4月 (94)
2015年3月 (94)
2015年2月 (95)
2015年1月 (102)
2014年12月 (88)
2014年11月 (95)
2014年10月 (86)
2014年9月 (91)
2014年8月 (102)
2014年7月 (99)
2014年6月 (86)
2014年5月 (95)
2014年4月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