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傅洁娴
menu
首页
全部文章
你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西京学院教务处人生来是不公平的,聪明点总归好些. [说说杜月笙] 人物来了--人物来了
263
全部文章
| 2015年09月24日
人生来是不公平的,聪明点总归好些. [说说杜月笙] 人物来了:-人物来了
杜月笙(1888-1951),上海,黑帮大亨
1931年,杜月笙衣锦还乡,在上海的高桥(当时还是农村),落成了杜家祠堂。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整个“娱乐圈”(戏曲界)的所有大腕儿,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须生等都聚齐。
慈禧一生也好戏剧,从未聚全这些名人。
所有政界、文化界、商界、军界、黑帮等但凡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从上海大都市赶到了那个很破旧的乡下。章太炎给祠堂题词(即章炳麟,不知道的去百度,国学殿堂级别),蒋介石送来牌匾,英法美租界派来士兵开道阴阳师秘录。
这么说吧,杜月笙可能不是最有权有势的,但是他所引爆的人际关系、处事脉络、声望、影响力,基本上是后无来者。
1902年鼎信诺官网,杜月笙14岁,五年前继母失踪(可能被拐卖),八年前父亲病逝。在没有父母,以及任何亲戚愿意帮助的情况下,杜月笙只能流浪,做小混混,朝不保夕。所受的苦难以想象。这一年他离开高桥,正式去上海“混日子”了。
从1902年的“泥鳅”到1931年的“龙王”,虽说杜月笙本人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和代价,但上海滩藏龙卧虎,能取得如此“成绩”应当是有些原因的。我们且看。
杜月笙的童年是很悲惨的。那时的浦东都不叫上海,属于上海周边一个农村。天灾人祸,粮食不够,母亲难产去世,5岁左右父亲又病逝,在这之前父亲因为实在养不起俩孩子,把杜月笙的妹妹就卖掉了。
后来的继母对杜月笙非常好,非常辛苦的养育他,后来有一天出去干活儿再也没回来(应该是被拐卖了)。从此杜月笙流落街头(大概8岁左右)。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父母的亲戚那边没人愿意也实在没有能力周济杜月笙,于是杜月笙就成了小混混。打架,赌博,偷东西,抢东西赛威公棚,敲诈......这样活着。想想,才8岁。
14岁那年,家乡是混不下去了,经过人介绍去了上海。在一家卖水果的熟人那里做个伙计。
在上海的几年做的事儿就多了,不过依然是个混混,卖水果,敲诈,偷窃,这些东西都还在干着。要说一技之长只有一个,杜月笙削梨有一手,削出了境界,一根连着不断,皮薄,而且整体造型优雅~ 人称“水果月生”。
其他的就不多了,爱赌。大上海的娱乐大业就是赌博。
不过在这个鬼混的几年里,杜月笙有两个“品质”相当好。一是大方(其实一直到以后成了上海的土皇帝,杜月笙的大方是出了名的。),有钱大方不足以道,但是杜月笙虽然自己忍饥挨饿,对朋友是相当的大方。
即使手里只有一个馒头,必分着给旁边的兄弟。后来家产散尽,所周济的老百姓可以用不计其数形容。
第二就是聪明,爱好思考,这个就真没办法,天生如此。好比去敲诈去偷窃,聪明的贼总比傻贼好很多的再会打一字,逐渐的,朋友之间有个什么事儿都爱去“咨询”杜月笙。所以说那种“傻人是福”的想法真心是最高境界的意淫。
(年轻时还是很标致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杜月笙的人生转折点有两个。第一是,在上海混了大概一年左右后经人介绍,加入了“青帮”(中国出名的帮会组织,后来就成黑社会性质了。)。
入了青帮,加上自己比较聪明,足智多谋,对朋友义薄云天孙述涛。从而后来有了机会遇到了他的人生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即是去了黄金荣的府上做一个打工仔。这一打工,就真的打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了。
这年大概是16岁才。黄金荣不赘述了,是当时青帮大佬,在黑社会里面已经是超级大亨了。当时的名气和势力虽然不及后来的杜月笙,但也是只手遮天的架势了。
当然后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成了上海滩的黑帮三大扛把子(比香港那个厉害多了啊~)。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经人介绍了去了黄公馆打工后,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对杜月笙相当的赏识。题外话:林桂生这个女人非常牛叉,聪明还有魄力,据说是青帮十姐妹之一。黄金荣能有今天,这个女人的功劳占了一半不算过。而且黄金荣平时的事业很多实际管理者是她。
有一次黄老板手下去抢鸦片(这帮人首先你别弄错了,不是什么好人啊~)。结果少了一麻袋。林桂生很气愤,后果很严重,几个手下又不给力。杜月笙自告奋勇说他一个人去找找,而且还借了一把枪李鸣岩。
后来经过他详细的推断,还真在一个街上发现了一辆神秘的黄包车任剑辉,后面坐着的人前面放了一袋子东西。杜月笙很淡定的走过去,亮了亮枪:“哥们儿,你栽了,黄公馆的东西你都敢偷,你大概是智商不够用了。”“这样,你跟我回去,我保你不死,你跟桂生姐道个歉就好。”
后来这个事儿就解决了,那智商不够的哥们儿也放了。(后来应该是被林桂生又派人杀了。)
像这种单枪匹马,一人解决很多黑帮纠纷的事儿太多了。久而久之不用说,杜月笙在黄金荣的手下的分量越来越重。基本上没有杜月笙的话,黄金荣这猪头跟林桂生也是非常吃力的。
(据说是林桂生)
题外:后来林桂生跟结了二十多年婚的黄金荣离婚了,这女人一气之下只拿了一点点钱就走了(确实女豪杰),是杜月笙给她买了个房子,隔三差五的送“工资”去养活她,直到最后杜月笙逃离到香港的前一天都跟林桂生保持着联系。因为这个女人的的确确是杜月笙的超级大贵人。
在林桂生的赏识下,杜月笙一人独管一个赌鱿鱼哥场,到了后来又让他参与到鸦片的抢夺和贩卖的重要业务上来。而且给他的利益是很多的欲海逍遥。这就看出杜月笙的不平凡来了。
赚了大钱,对于一个出生如此贫苦的人来说,甚至对于一个“人”来说,屯粮才是符合人性的对不?杜月笙依旧跟以前一样,把钱都分给了之前一起的那些好朋友混混们。这个一般人真是做不到我想。有点像曹操(仔细拓展开来,很多成大事者都有这个气魄。)
后来这丫牛大发了。开赌场,办公司,跟军阀周旋,跟政府勾结。家产家势已经足以跟他的大哥黄金荣匹敌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更是黄金荣不能相比的,张啸林就更不提了,整个一个李逵。
关于杜月笙的处事,这货的确是有一套,了解人性,能权衡利弊。有一次林桂生派了他们一伙人去抢鸦片。结果领头的发现多了两包,于是哥儿几个就分了(包括杜月笙)。
这个事儿原本这样就可以过,杜月笙心里过不去,毕竟林桂生黄金荣待他不薄(杜月笙对忠心很有原则,后来他的原配夫人因为寂寞跟表哥暧昧不清,结果她表哥被杜月笙派人去剜了眼睛,斩了四肢,然后活埋了,狠还是太狠了点......)。
杜月笙不安心有两个原因,一是林桂生是他的恩人,二是这个带头大哥本身跟他关系也还不错。不过他还是把这个事儿告诉林桂生了。不过求林桂生放过带头大哥。
黄金荣不答应,并且为了试探杜月笙的忠诚让他去砍下那位哥一根手指。接下来很精彩:
杜月笙自掏腰包拿了点钱,到了阿广(带头大哥)家,也不说话天津医指通。跟阿广喝了两瓶二锅头,吃了半斤花生米。然后就泪流满面的哭,说:“广哥啊倪舒蕾,大哥让我来要你一根手指,我不忍心,我这里有点钱你赶快拿着离开这里。”
阿广一听心里忐忑不安了,这不是他当初预估的套路都市鬼皇啊?因为阿广知道是杜月笙告的状。“我走了你咋办?”
杜月笙装逼大义凛然,“不要管我,我有办法!你赶紧走,我已经帮你叫了专车了。”然后抹着眼泪假装要走。
阿广毕竟也是道上混的,西京学院教务处有股血气,哪能这么怂!于是跟杜月笙说:“兄弟什么也别说了,师傅的手段我知道,你无论如何是过不去的!”于是咔擦一下自己把手指给切了。
你看看......这人为人处事是有一套的。
从25岁往后一直到甚至60岁,杜月笙在上海滩凭着这样的聪明,以及知人善事,打下了一片世界。他的知名度从老百姓到军界大鳄等只要有事儿,找“杜先生”就可以。
有困难,找杜先生。蒋介石雾隐才藏,吴佩孚,孙传芳,周恩来......这些例子应该已经可以震慑了~ 章太炎这等文化大名人谁都不买账,还就跟杜月笙处的好,后来穷的不行都是杜月笙救济的。
杜月笙原名叫杜月生,笙字就是章太炎从尚书中摘得的一个字取上的,还给阿杜取了另外一个官名杜镛,杜月笙的很多官面的签名都用的杜镛。
(章太炎)
这段牛逼的岁月就不提了。
民国时期的中国太乱了,军阀跟过家家似的整天你打我我打你,政府跟换着玩儿似的。加上欧美帝国的侵入,日本的侵略。导致了局势变动,
牛牧童
黄金荣退休了,后来扫大街去了,张啸林当了汉奸,后来被人枪杀。
杜月笙逃离上海去了香港,最终死在了香港。不过一直到死之前杜月笙一直在做事,钱财散尽,帮老百姓的18个复韵母,帮国民党的,也帮过共产党。
怎么说呢,杜月笙本来是押宝蒋介石的,后来死也不相信执牛耳的是共产党。
个人觉得一个人的失败没什么太大好说的,因为失败肯定是最终结果。就好比一个公司最终必然倒闭,不倒闭也被改的面目全非。纵使这个人完美无瑕,聪明绝顶,甚至没有缺点,也必然会失败。干不过岁月,干不过局势,干不过身边的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
成功不是必然,任何素质其实既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但一个人无论如何,聪明一些,即所谓的智商和情商都稍微高一些的话,在这个社会混的都肯定是相对好一些的人。
杜月笙是个大亨,即使晚年做过很多好事,但依旧是个流氓。他深知自己在真正的上流社会中是别人所瞧不起的,所以他结交文人,甚至不说脏话,不带大金链子,穿长衫,喜欢别人叫他杜先生而不是杜老板。这是不是说明至少在内心里他还是自卑的,知耻的医世无双。这说明他是有觉悟的。就像我们不用正版软件,因为穷我们用不起,所以我们下载盗版软件,但是在内心里如果觉得这是件绝对正确甚至光明正大的行为,那即是不知耻。所以呢,你用就用,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知识成果,不能用,你不能泼妇骂街觉得这是别人的错~ 请大家尊重知识产权,支持原创~
不做下一个谁,成为第一个你
上一篇:皮影戏图片人生有限,放下伤痕,才能自在!-爱的音乐相册
下一篇:马金生人民日报发布的中国文化知识100题,测下你答对几道?-22号公馆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61)
2020年10月 (310)
2020年9月 (304)
2020年8月 (316)
2020年7月 (328)
2020年6月 (299)
2020年5月 (320)
2020年4月 (310)
2020年3月 (319)
2020年2月 (287)
2020年1月 (313)
2019年12月 (313)
2019年11月 (194)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1)
2019年7月 (106)
2019年6月 (95)
2019年5月 (80)
2019年4月 (1586)
2019年3月 (2195)
2019年2月 (353)
2019年1月 (381)
2018年12月 (212)
2018年11月 (300)
2018年10月 (315)
2018年9月 (318)
2018年8月 (322)
2018年7月 (315)
2018年6月 (306)
2018年5月 (310)
2018年4月 (301)
2018年3月 (311)
2018年2月 (269)
2018年1月 (311)
2017年12月 (301)
2017年11月 (305)
2017年10月 (309)
2017年9月 (300)
2017年8月 (319)
2017年7月 (152)
2017年6月 (104)
2017年5月 (85)
2017年4月 (89)
2017年3月 (86)
2017年2月 (86)
2017年1月 (106)
2016年12月 (96)
2016年11月 (86)
2016年10月 (91)
2016年9月 (100)
2016年8月 (110)
2016年7月 (97)
2016年6月 (90)
2016年5月 (89)
2016年4月 (86)
2016年3月 (97)
2016年2月 (89)
2016年1月 (91)
2015年12月 (88)
2015年11月 (89)
2015年10月 (97)
2015年9月 (87)
2015年8月 (105)
2015年7月 (98)
2015年6月 (101)
2015年5月 (96)
2015年4月 (94)
2015年3月 (94)
2015年2月 (95)
2015年1月 (102)
2014年12月 (88)
2014年11月 (95)
2014年10月 (86)
2014年9月 (91)
2014年8月 (102)
2014年7月 (99)
2014年6月 (86)
2014年5月 (95)
2014年4月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