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傅洁娴
menu
首页
全部文章
你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内容
超级奶爸加盟费多少人工智能会代替哪些职业?北大学者分析400多个职业后给出了答案-小象
82
全部文章
| 2015年07月21日
人工智能会代替哪些职业?北大学者分析400多个职业后给出了答案-小象
源 | 腾讯研究院 文 |陈永伟
当我们还在讨论自动驾驶离有多远的时候,深圳的自动驾驶客运巴士——阿尔法巴(Alphabus)已正式在福田保税区的开放道路上进行线路信息采集以及试运行。
技术发展一旦迈过奇点柯占军,其发展速度远超人们预料。从送快递,到自动驾驶,再到辅助诊断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进入的领域越来越多宋梓南 。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泾阳天气预报,2017年1—9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95351台,同比增长69.4%。预计机器人全面应用后,中国将有超过2.4亿就业人口面临被替代的风险,其中以受过初等教育的成熟生产性劳动力为主。
然而,随着技术的演进,一度被认为是不容易被取代的脑力劳动者如编辑、医生、律师等职业,也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未来,还有哪些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在腾讯研究院支持下金凤成祥官网,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和其团队日前对400多个职业进行了分析崔走召新书,得出了国内首份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量化分析报告。
■ 陈永伟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们对于社会进步自古以来又爱又恨。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曾畅想如果梭子会自动工作,乐器会自动演奏,那就不需要匠师。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说明了人类对技术进步的爱。公元1世纪,当时的罗马皇帝韦巴芗拒绝用新机器来建石庙,他说可能会抢掉工人们的饭碗,这说明对技术进步的警惕、对技术的又爱又恨自古以来就有。
亚里士多德
韦巴芗
如果机器对人的困扰成为了现实,那大家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工人们的反应比较简单粗暴,一群工人起来把机器砸掉,这在历史上被成为“卢德运动”。而学者的争议是比较多的,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所谓的悲观派,包括马尔萨斯、马克思等等,他们认为机器的兴起可能会导致失业,比如马克思讲的资本主义为自己准备好了掘墓人,因为有很大一群失业后备军虚拟天空。也有很多乐观派,他们认为技术进步可能会增加一些就业,而这样的话会形成一些补偿机制墟鼎。
卢德运动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场争论还不是特别激烈,但是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或者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大部分经济学家转向了以忧虑为主。
凯恩斯在1930年曾经说过,“一种新的疾病在折磨着我们,这种疾病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即所谓‘技术性的失业’”。在此之后,凯恩斯的同行们多次表达了同样的忧虑。例如,198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列昂惕夫就说,
乔引娣
“马匹曾经在生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出现拖拉机后,马匹就消失了,人类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个角色会像马匹一样走向没落”。
1
术性的失业主张缺乏有力证据
尽管大师们表达了很多忧虑,这种技术性的失业在实证层面上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实证的证据?基于对上百篇相关文献的整理,我发现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数据研究都表明,对于技术性的失业是缺乏有力证据的,尽管在短期内一些技术进步可能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个影响又会被新产生的就业岗位抵消。
2
人工智能比以往的技术冲击
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持续性更长
甚至可能导致极化
这一次新的技术冲击又来了。人工智能跟以往的技术冲击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冲击的范围更广。我们知道,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胥渡吧小蝶,是从某一些产业开始的,然后逐步延伸到其他产业,而这一次技术革命来势汹汹,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无论蓝领还是白领都感觉到了冲击。此前,有媒体从业人员表示,记者都要失业了成诗京。
第二,冲击的力度可能会更大。以Frey为代表的学者做了一些预测,说47%的岗位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受到冲击的可能会更大。
外国学者对冲击力度预测的一些数据
第三,冲击的持续性会更长。为什么呢?比如说你原来受到蒸汽机的冲击,我大不了不干重体力的劳动,你可以挺很长的时间,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你从一个领域被赶到了另外一个领域,就会抬高另外一个领域的工资,只要工资一高,用人工智能替代又变得有利可图了,因为技术非常成熟,所以说你可能就面临一种持续失业的挑战。
第四玩具兵大战,可能会面临很强的极化作用。人工智能对于一些知识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你是高技能的人可能会受益,但是如果你是一些低技能的人,受到冲击会比较严重。
Acemoglu关于机器人替代就业的一个研究认为,机器人替代工人的比例每提高千分之一,失业的概率就会上升千分之三,就是一个机器人会挤掉三个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业形势会很严重,并且这还是一个传统的机器人,只是一个自动化的产物,还没有进入到现代人工智能的时代。未来会怎么样?
Acemoglu制作的1990年到2007年间美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统计
3
城市化比较强的职业和需要投入劳动较多的职业比较容易被替代
前一段时间联合国出了一个关于就业报告的综述,对世界各个国家都研究了一遍,认为中国有80%左右的概率会受到冲击。联合国的这个研究只是预测了一个点,我们关心的是中国会怎么样?中国在这次人工智能革命的冲击下会变得怎么样?有多少的就业岗位会受到冲击?各个职业受到冲击的影响是多大金樱子酒?各个地区会受到多大的冲击?
我们在腾讯研究院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研究,方法基础是:衡量一个职业是否容易被替代,从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第一个维度:行业所需要的社交智慧,第二个维度:所需要的创造力,第三个维度:需要的感知和操作能力超级奶爸加盟费多少。
■ 预测方法:Frey and Osborne
■ 方法论基础:从三个维度(社交智慧、创造力、感知和操作)去预测一个职业是否容易被AI替代
■ O*NET数据:三个维度九个属性吴硕艳,各属性给出分数
■ 潜变量回归:类似Logit,但在对数变换后使用的是高斯过程回归,而非OLS
美国做这样的统计用的美国劳工局的数据,从这三个维度中挑出九个属性来刻画蝶讯网,然后通过回归分析进行预测。中国如果做这个事情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他们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中国则缺少这方面内容。我们就做了一件事情,我们发现中国也有一个职业分类目录,尽管这个职业分类目录跟美国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职业的描述,进行匹配。我们发现我们能够匹配上大部分的职业新忠烈图。
需要检讨的是,我们做的是AI研究,但是在这个研究当中没有使用任何的AI,而是使用的纯人力。我们还缺一个解释变量,这个解释变量就是专家。Frey他们有专家,我们也有专家,腾讯研究院组织了几十位专家,我们挑选了100多个职业进行打分。现在有了解释变量,有了被解释变量虎纠好工作,我们通过类似的回归方法来做出一个预测,这个是我们刚刚做出的一些维度的打分骊姬传奇。我们总的打分是9个属性,做成了三维的图。
回归结果得出每一种职业被替代的概率,我们可以看到两类工作是比较容易被替代的,第一个是城市化比较强的,第二个是可能需要投入劳动比较多的一些职业。我们也做了相关性的研究择居网,人工智能革命对大家的冲击是有偏向性的。我们发现,如果一个职业的报酬高别说再见,可能是更加难以被替代的;如果某个职业需要更高的教育,也是难以被替代的。
总结来讲,如果这个冲击发生的话,现在本来就比较差的一些职业是更加容易被替代的,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结论。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做出一些预测。从全国范围来看,可能有70%的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如果剔除掉农业人口受到冲击的概率,可能大概有60%的职业会受到冲击。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第一,这个冲击只是一个可能而不是一个现实;第二,可能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上的问题,在经济上有没有可能替代他,这是另外的一回事。据此我们也可以对各个地区做出一些预测,可以看到那些就业大省显然会遇到比较大的麻烦。如果从比例来看,又是另外的事。从比例来看,可能跟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很密切的关系。
4
新的技术在冲击现有就业的同时也为新的就业开辟了道路
遇到就业的冲击可能是一个产业升级的必然,而不一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新的技术在冲击现有的就业的同时其实也为新的就业开辟了道路。
第一皇家律师,研究人工智能的行业需要人,这是一个机制。
第二,其他东西价格都下降了,人的需求就增加了,需求释放出来的力量也是需要人去满足的。比如说现在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重要,现在人工智能把更多人释放出来,是不是有更多的人从事一些服务业?这个也是一个机制。
第三,新的投资会增加,既然一个东西的效率改进了,当然要对它进行多投资,而这是会吸引一定的就业的。
第四,马克思讲的,从长期来看会有很多的部门产生,这一部分是可以弥补就业的。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机制是可以弥补这个问题的,我们没必要这么悲观。
5
应对新技术冲击的公共政策建议
面对新技术冲击,我们提出一些公共政策的建议。
第一,要鼓励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服务业是比较难以被替代的,比如说人工智能对于就业冲击很大,学生就问老师“以后我们都失业了怎么办”,老师说赶紧去学按摩,因为人是很不愿意被一个机器人按摩的。这个玩笑化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服务业是容纳劳动力的机会。
第二,要鼓励新的就业形式,例如分享经济。为什么?人工智能时代你可能不再需要整块的时间劳动,正像马克思畅想的一样,我早上写写文章,下午去钓钓鱼,业余的时间去跑个滴滴,所以在这个阶段分享经济会非常重要。
第三,针对持续性冲击的影响,要做好持续性的教育培训工作。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能面临持续失业,从而需要培训,培训没有钱怎么办昆宝出拳?你可以把你未来的工作机会进行抵押,未来找到工作了再还金融机构钱。可以考虑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签订三方协作条约,用这个来缓解就业。
最后我想用丰子恺的一句话做个总结:面对人工智能冲击带来的影响,我们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我们要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所有的困难都会在行动当中解决,我们面临着无数次的技术性失业的冲击,但是我们都走过来了,我相信我们这一次也一定能够走过去。谢谢大家!
-END-
本文转载自「腾讯研究院」,为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在《人工智能》新书发布会暨人工智能法律政策研讨会上的分享。
上一篇:韩志胤人文传播学院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论文(调查报告)展示【三】-海大人文青年
下一篇:虚室有余闲人生哪年不危机?(深度好文!)-生活五味坊
文章归档
2020年11月 (61)
2020年10月 (310)
2020年9月 (304)
2020年8月 (316)
2020年7月 (328)
2020年6月 (299)
2020年5月 (320)
2020年4月 (310)
2020年3月 (319)
2020年2月 (287)
2020年1月 (313)
2019年12月 (313)
2019年11月 (194)
2019年10月 (240)
2019年9月 (290)
2019年8月 (221)
2019年7月 (106)
2019年6月 (95)
2019年5月 (80)
2019年4月 (1586)
2019年3月 (2195)
2019年2月 (353)
2019年1月 (381)
2018年12月 (212)
2018年11月 (300)
2018年10月 (315)
2018年9月 (318)
2018年8月 (322)
2018年7月 (315)
2018年6月 (306)
2018年5月 (310)
2018年4月 (301)
2018年3月 (311)
2018年2月 (269)
2018年1月 (311)
2017年12月 (301)
2017年11月 (305)
2017年10月 (309)
2017年9月 (300)
2017年8月 (319)
2017年7月 (152)
2017年6月 (104)
2017年5月 (85)
2017年4月 (89)
2017年3月 (86)
2017年2月 (86)
2017年1月 (106)
2016年12月 (96)
2016年11月 (86)
2016年10月 (91)
2016年9月 (100)
2016年8月 (110)
2016年7月 (97)
2016年6月 (90)
2016年5月 (89)
2016年4月 (86)
2016年3月 (97)
2016年2月 (89)
2016年1月 (91)
2015年12月 (88)
2015年11月 (89)
2015年10月 (97)
2015年9月 (87)
2015年8月 (105)
2015年7月 (98)
2015年6月 (101)
2015年5月 (96)
2015年4月 (94)
2015年3月 (94)
2015年2月 (95)
2015年1月 (102)
2014年12月 (88)
2014年11月 (95)
2014年10月 (86)
2014年9月 (91)
2014年8月 (102)
2014年7月 (99)
2014年6月 (86)
2014年5月 (95)
2014年4月 (62)